Search

承認「失敗」也不會怎麼樣的社會,才能培養成功者。

最近臉書創辦人Mark Zu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承認「失敗」也不會怎麼樣的社會,才能培養成功者。

最近臉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在哈佛大學畢業致詞,天下雜誌下了一個標題:「請給年輕人失敗的自由」,但我認為應要先給自己承認失敗的勇氣。畢竟,我們都太喜歡用成功者故事來折磨自己。

看看FB,大家很愛分享成功者的故事跟大神的文章,導致這個社會,好像你非得先證明自己在主流價值能獲得成功,才能去做你真的熱愛的事。銀行帳戶裡的薪資、名片上的公司和頭銜、最賺錢和最國際化的產業……仔細想想,我們對於「成功」的界定非常單一,狹小得有些可怕,於是我們陷入永遠都不夠的比較之中,深怕自己是個失敗者。但其實不到蓋棺論定之時,成功都只是一時的。

對於18歲的人而言,考上理想大學就是成功,或有一台Gogoro也是成功;對於剛出社會的人而言,進到上市公司、外商、出國工作就是成功;到了30歲的人,年薪百萬、有車有房、當上主管就是成功;到了40歲,在職場上還能更上一層樓、爸媽身體健康、小孩乖巧就是成功;於是大家永遠都在比較之中,深怕自己幾歲了還沒有什麼,或還沒有做什麼...。但當我們反過來思考時,沒有考上理想大學、沒有一台Gogoro、沒進到上市公司、沒出國工作、沒當上主管,就是失敗嗎?

我看過許多,20歲就找到興趣並開創自己的事業,30歲沒房沒車但已周遊過列國,40歲沒在企業當主管但擁有熱情的咖啡師,他們一點都不主流卻很快樂;於是你會發現,不用太早定義自己的人生是成功或失敗,而是在走進棺材前,用力活著,不枉此行就是最棒的人生。也唯有先承認失敗沒什麼,才有機會活出屬於自己的成功。

#成功由自己定義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在工作中探索目標,在生活中調整方向是生涯必經過程。生涯健檢帶你從市?
View all posts